汨羅市職業中專學校簡介:學校沿革 汨羅市職業中專學校前身系1938年創辦的湖南私立青江學校,1952年更名為湘陰縣第二中學,1966年湘汨分縣,隨之更名為“汨羅縣第二中學”,1975年學校曾一度改辦五七大學,1983年改制創辦為汨羅市職業中專,1996年被確定為首批全國重點職業高中,2014年學校被確定為全國中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示范校,2015年被確定為湖南省13所優先發展的卓越職業院校項目建設單位。是汨羅唯一國字號學校。岳陽市唯一同時擁有兩個國字號和省卓越校頭銜的學校。
學校榮譽 辦學三十多年來,學校始終堅持服務于當地社會經濟發展的辦學方向,贏得了系列殊榮,曾先后被授予“全國科教興農先進學校”、“全國職業教育先進單位”“全國德育工作先進集體”、“全國百佳網站”等榮譽稱號。是國家教育部授予的“全國德育實驗基地學校”、“全國數控實訓基地學校”,是湖南省職業教育研究基地。近年來在黃哲校長的帶領下,學校事業持續發展,2018年學校獲得湖南省第五屆黃炎培職業教育獎優秀學校獎。
領導關懷 學校辦學成果卓著,社會影響深遠。先后有國家領導人陳至立、張春賢、周強,教育部領導何東昌、王明達、柳斌、周濟等視察學校。
學校發展 歷經35年發展學校從一所普通的山村職校成長為5000多人規模的重點職校,學校辦學條件完備,學生食堂、學生公寓、拓展訓練基地、塑膠球場、實訓大樓、綜合教學大樓、生產性實訓大樓等一系列教學、生活和娛樂基礎設施完全滿足學生需求,近幾年又投資近千萬元添置了一大批新的儀器設備,對實訓室、教室、寢室、食堂和商店進行大規模的維修改造,學校各類儀器設備總價值接近4千萬元。
文化底蘊 學校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老青江校友臺灣少將左竹然,曾在學校設立左竹然獎教助學基金;臺灣政法大學教授張亞云,曾捐資170萬元興建青江圖書館。 57屆校友李宗耀,任職國防科委后勤部部長,一生奉獻祖國導彈、衛星、核發射試驗事業。77屆校友北京大學教授姜明安,被譽為“中國行政法之父”。 改為職業中專后,學校涌現了一批搏擊市場經濟大潮的企業家,如上海連盛科技公司董事長楊哲、深圳冠宏達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龔希文等等;也有在學術研究做出了成績的專家教授,如中國農業部研究員廖鵬,湖南農業大學園林學院副院長甘德欣等等。更有一大批辛勤奉獻在一線的基層干部、技術員,學校正成為汨羅經濟社會發展的一支不可或缺的主力軍。
師資和領導班子 學校現有教職工272人,專任教師224人,高級教師94人。學校涌現了國家級專業技能競賽指導教師戴群芳,國家級教學競賽二等獎李平宇老師,湖南省信息化教學競賽一等獎周丹老師,岳陽市金鶚杯競賽金獎彭燕老師,省黃炎培杰出教師劉知良、黃偉林,岳陽市名師胡志高,岳陽市最美鄉村教師李全葉、黃巨華等一大批優秀教師。
專業設置 學校有川山和城區兩個校區。本部有信息技術科、現代農業科和加工制造科三個專業科,學校專業設置緊密對接地方產業,開設了現代農藝技術、數控技術應用、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服裝設計與工藝等14個專業,其中電子電器應用與維修和數控技術應用被評為省級示范性特色專業,旅游服務與管理、現代農藝技術專業被評為省級特色專業。
教育改革 學校推行“開放協作式課堂”,課堂以學習合作小組為單位,實現了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各大重點專業從企業引進生產線,課堂進入車間。第七節課以興趣小組、社團為授課單位,課堂搬到室外,被中國教育報譽為“陽光下的課堂”。學校全力推進”班班通、人人通”工程,空間教學悄然興起,開放課堂步入“全開放”時代。2011年岳陽市職業教育改革與發展現場會在學校召開,2013年岳陽市職教開放周在我校啟動,各次會議力推學校課堂改革成果。
教學質量 學校治學嚴謹,教學質量一流。為滿足學生對高考、就業的兩種不同需求,堅持兩手抓,兩手都過硬。學校連續30年獲岳陽市對口升學考試第一名;近兩年學校連續兩次蟬聯岳陽市中職技能大賽團體總分第一名;王虎、李佳倩、鐘彪等8名同學在全國技能大賽中獲獎;吳侃、吳順等25人在省級技能大賽中獲獎;60人次申請專利,13人已獲得專利證書;省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共12人獲獎。學校畢業生“雙證”獲取率達到98.5%,初次就業率99.2%,技術員崗位就業率達60%以上,兩年來共為區域三農、電子、數控、旅游、服裝等產業輸送了2946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